各位同事:您们好!
先向您拜一个早年,祝您和全家春节愉快,龙年吉祥,万事如意!
鉴于您在人口研究领域的学术成就,我们在此代表主办单位和组委会,高兴地邀请您考虑参加将于2012年10月15-18日在中国北京和杭州举办的“人口研究方法与应用--健康老龄的人口生物学与多状态事件历史分析”国际研讨会。会议语言为英语,届时将有欧美和其他国家这一领域的较多学术带头人来华参加这一重要会议。关于会议组织单位、组委会成员、时间安排和会议地点、大会主题、举办会议的意义和背景、旅行及当地费用等问题、以及会议预期产出的论文国际发表等,请参看附件。
请您考虑参加此次会议和准备英文论文。并请您帮助向其他可能有兴趣参加与准备英文论文的学者转发此会议通知邮件和附件。鉴于本次会议的核心主题是老龄人口研究方法与应用,而健康老龄的人口生物学与多状态事件历史分析是其中的两个重要领域,参会英文论文只要与老龄人口研究方法与应用相关,即可递交,而不一定要求紧扣健康老龄的人口生物学与多状态事件历史分析。
请在2012年3月15日前把您准备在会上发言或交流的英文文章题目和摘要(或大纲)发送给我们的各位助理(李发菊小姐:bridget.li@ccer.edu.cn、张刚先生:zhanggang8899@163.com、牛春晓小姐:334818288@qq.com。)会议组织单位将在2012年3月底为各位参会人员发出正式邀请信。感谢您能考虑参加此次重要会议。
致敬!
曾毅、姜卫平、米红
(代表主办单位:北京大学健康老龄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及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平台)
2012年1月21日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健康老龄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及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平台
国际协办单位
德国马普研究院人口研究所、荷兰国立跨学科人口研究所、美国杜克大学人口研究所和医学院老龄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
组委会成员
曾毅教授(北京大学健康老龄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和杜克大学中华人口与社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姜卫平教授(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米红教授(浙江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执行主任)、James W. Vaupel教授(德国马普研究院人口所所长)、F. Willekens教授(荷兰国立跨学科人口所前所长)、Ken Land教授(杜克大学人口所人口健康与老龄研究中心主任、前社会学系主任)
时间和地点
10月15-16日,在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开会
10月17日,参观北京的中华文明古迹,傍晚与会代表飞赴杭州
10月18日,在浙江大学开会
10月19日,第五天:参观杭州的的中华文明古迹
10月20日,浙江大学组织少数有兴趣的中外代表继续开小会讨论分析技术细节问题或今后合作事宜。
会议主题及其重要意义
此次国际研讨会的主旨是促进老龄人口研究方法与应用的学术交流和跨学科研究,而健康老龄的人口生物学与多状态事件历史分析是其中的两个重要领域。
我们什么要开展健康老龄的跨学科研究?伴随高龄人口迅速增加的全球人口老龄化是不可避免的。这些趋势提出了重要的问题:是否会伴随出现老年人口(尤其是高龄老人)中残疾比例压缩、扩增或达到某种动态平衡?为什么有些人可以活到高龄仍很健康,而其他人却饱受严重残疾和疾病折磨? 对这些问题给予足够重视和深入研究,不仅可提高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也会提高全社会中、青、少年人口的生活质量。但至今为止,几乎没有这些问题的令人满意答案。无数的研究表明,几乎没有任何疾病或健康状态是纯粹由遗传和生物因素导致的,而疾病和健康主要是社会、行为和生物遗传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然而,对这个非常重要问题的答案却知之甚少。显然,从人民福祉和公共卫生的角度非常需要开展跨学科研究,探讨社会行为环境和生物遗传因素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健康老龄的影响。
我们为什么要促进健康老龄的人口生物学与多状态事件历史分析的联姻呢? 一方面,人口生物学最重要、紧迫的研究领域之一就是把对遗传数据的分析与健康老龄有关的社会行为环境因素的跟踪调查数据有机整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多状态人口模型事件历史分析是根据社会行为环境、遗传因素影响下的状态转变事件,来研究个人和队列人群的生命历程。以前,由于缺乏基因分型数据,遗传因素和很多其它不可测量的因素都被混在一起视为“不可观察的异质性(Unobserved heterogeneity)”,无法用多状态事件历史分析法进行合理的比较准确估计。现在,遗传基因分型数据逐渐(在某些领域很快)可广泛获得。因此,从科学的角度讲,非常有必要把人口生物学和多状态时间历史分析方法对健康老龄的跨学科研究结合起来,而这正是此次国际研讨会召开的主要动机和理由。
旅行和当地费用
中方主办单位将为参会人员提供参会期间的食宿和当地费用,以及在北京和杭州组织的游览。参会者往返机票自理。
预期产出的出版物
挑选会议上演讲的英文文章,通过相关国际匿名评审知名杂志的正常审稿程序后在该杂志专刊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