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等17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建立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其中,加快构建托育服务体系是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为了推动厘清托育服务理论方面的一些问题和困惑,由中国人口出版社推出的《逻辑与机制——托育服务理论探索》一书,于2023年7月正式出版发行。
现代社会中,儿童的照料养育已经不仅是家庭的责任,也是政府和社会应有的担当。国家必须采取托育服务等各种路径和手段帮助家庭,尤其是职业妇女解决在育儿和工作之间平衡的难题。同时,西方各国的实践证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共托育服务水平往往与生育率以及女性就业率呈正相关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托育服务相关研究,助力“幼有所育”战略落实,让许多原本下沉到家庭的责任由政府、社会和家庭共担,帮助家庭减少育儿压力,提高妇女总和生育率将功不可没。
理论指导实践,研究引领工作。托育服务研究要在全面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托育服务研究领域的重点方向,把握托育服务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人口学、社会学和公共政策学等多学科、多角度的深入分析和研究。
我国现有的托育服务体系还存在着总体发展方向不明,部门职责不清,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缺位,托育机构建立和服务标准双双缺失,社会办托育服务的积极性不足等多方面的问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作为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的下属单位,不同于一般的学术研究机构,托育服务政策和体系研究的最终目的和意义是指导实践。因此,要在借鉴托育服务相关的研究成果和发达国家实践的基础上,对这些突出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这次出版的《逻辑与机制——托育服务理论探索》就是一次有益的努力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