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消息

上海市人口学会第九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21年上海市人口学会年会召开

时间:2021/12/29


20211226日,“上海市人口学会第九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21年上海市人口学会年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上海市人口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研究基地吴瑞君工作室承办,年会主题是“当代中国人口前沿话题”。


    上海市人口学会第九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由华东师范大学人口所所长丁金宏主持,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致欢迎辞,代表们审议并通过了孙常敏会长所作的《第八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秘书长胡琪所作的《第八届理事会财务工作报告》,大会还通过了新修订的《上海市人口学会章程》。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副所长李强代表会议筹备组介绍了第九届上海市人口学会理事、监事、常务理事和理事会领导人候选人的产生流程和基本情况。


    

    大会推选复旦大学人口所所长张力任总监票人,上海社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周海旺主持换届选举议程大会通过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了理事67名、监事1名;经理事投票选举产生了22名常务理事和学会领导,丁金宏当选第九届上海市人口学会会长,吴瑞君等7人当选副会长,李强任秘书长。经筹备组酝酿、上海市社联批准,周海旺任学会党的工作小组组长。学会聘请左学金、彭希哲、孙常敏为顾问。


上海市社联梁玉国处长发表讲话,对上一届人口学会的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并对新形势下做好学会工作提出了希望。


    吴瑞君副会长主持2021年上海市人口学会年会的工作交流版块,复旦大学、华东师大、上海社科院、上海大学、同济大学的人口研究机构先后介绍了2021年的人口研究工作进展和取得的重要成果。

    

    沈可副会长主持“当代中国人口前沿话题”学术报告。复旦大学彭希哲教授作了《中国人口发展的态势与愿景》主题报告,从“七普”数据出发,回顾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进程,对中国未来的人口负增长、总和生育率下降、育龄人口下降、劳动人群减少、家庭结构变迁等作了预测。他认为,人口学不应只关注宏观数据和宏观群体,更应该关注微观人群的行为和态度;在劳动力市场上,不应该只关注高学历群体,更应该关注未来中低端劳动力的短缺、科技对劳动力供需关系的改变以及青年人劳动态度的变化等新问题。华东师范大学丁金宏教授作了《中国生育政策的使命与未来》专题报告,认为在人口总量控制目标达成之后,生育政策应着重转向解决人口结构问题。老龄化不应成为社会忌惮的问题,而是应该尽力去接受、适应和应对。我们应该利用人口负增长减轻生态压力的有利时机,“拾级而上”谋求高质量的内涵发展,不必“推石上山”地固求生育率提升。


同济大学王德教授作了《城市发展战略视角下的城市人口规模研究》专题报告,从人口规模预测难题出发,探讨城市人口问题,认为城市人口规模不可预测,但是可以制订理性的规划。王教授结合武汉、太原等城市规划实践,讨论不同发展阶段和经济规模的城市的人口发展目标规划问题。上海交通大学俞章盛教授作《数据科学在疾病人群中的应用实例》专题报告,他结合自己的研究实例介绍了“人工智能在肝癌人群诊断中的应用”和“空气污染对肾小球肾病发病进展影响”研究成果,对模型在应用实践中判断精确度提升路径进行深入分析,认为通过科技手段来降低疾病发生率也是未来人口学应该关注的问题。


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左学金研究员、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顾宝昌做点评。左学金认为,四份报告的主题十分贴合当今中国人口发展热点,人口下降有其必然性和好处,应该让自由市场来决定人口状况。

顾宝昌认为,学术研究应该紧跟时代步伐,现代人口格局面临低生育、老龄化、城市化、高流动四大新常态,人口学家应该突破固有思维,回答新问题;他同时以胡焕庸线为例,指出学术应该具有独特性,不要过分看中发表了几篇文章、得了什么奖,而要专注于人口学的真问题,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分享到: